前言
我们这个学期的学术英语写作的第一个大作业就是写一篇论文关于 “The need of future generations are being met by current policie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o what extent do you agree with the statement.” 下面我就针对这个话题谈谈我的看法吧.
可持续发展
我们首先就要搞明白那句英语到底是啥意思.可持续发展是什么,未来一代人的需求又是什么? 目前比较认可的解释是”可持续发展是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不损害人类后代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 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就是这样:为人类的根本需要而不对自然生命体系施加暴力。
我个人说说我对于可持续发展的理解吧,我认为可持续发展就是,人类所做出的种种行为,能够被大自然的负反馈调节消解,使得生态圈始终出资按一个能够满足人类生存需求的平衡状态.
“第四个共同特征是可持续发展的多重解释。每个定义都需要预测当前和未来的社会需求,以及如何提供这些需求。然而,这样的估计并不是真的客观,而且任何这样的估计都不可避免地被不确定性所包围。”
“在大气污染和拥挤是不可持续性的症状的交通运输系统中,人们看到同样的症状。就我们的健康来说,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扩散以及全球疟疾增加以及营养不良及其对应的肥胖都远远不可持续。这些不可持续的发展反映了我们社会中的体系性错误。与市场断层相反,系统性缺陷源于社会深层次的不足或不平衡。它们不能通过“市场”得到纠正,严重阻碍了我们社会制度的最佳运作。
系统性错误在各个层面上运作,可以是经济,社会,或制度性质。如果这种棘手的问题是不可持续的发展的标志,只能通过社会的根本变化来解决。只有这样,才能使不可持续的条件得到转变,才能更可持续。”
“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要求我们的思想,价值观和行动发生重大转变。
今天的学生将是商界领袖,科研人员,政治家,艺术家和未来公民。他们准备做出有利于可持续未来的决定的程度取决于他们在学习期间以及随后几年获得的意识,知识,专长和价值观。为此,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主题应纳入各级教育。必须对课程进行修订,使可持续发展在整个学习期间成为一个指导原则 “
那么未来的人类需要的是什么呢?我不知道,同时我觉得也没有人能解释的清楚.就像1000年前的人类难以想象今天人类社会半导体的需求一样,同样100年前的人类也难以想象我们今天的社会已经不再需要柴火来取暖了.人类社会变化的很快,我们难以对于未来做出预计,但是我们还是可以对于一些确定的方面进行预判的,比如:未来的人类,肯定需要食物,肯定需要能源,肯定需要水,需要太阳光,需要更加强大精巧的机器,需要更多具有神奇化学性质,物理性质的材料.
但是这些东西以什么样的形式被人类所需要,我们并不清楚.
如果我们人类社会继续向前发展,下一代人的需要能被我们满足吗?
论点1
第一个针对于能源来说,我觉得我们的社会无论是否采取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我们的社会是不是会面临能源危机没有啥关系,我们的石油能源并不会因为我们采取可持续发展,就够人类永远的开采下去,无论是悲观的估计50年,还是乐观的估计,200年,终有一个时限,我们就算采用了可持续发展,石油危机依然不会有丝毫的缓解. 我觉得未来人的能源需求是需要靠我们的科学攻克的,比如采用更加清洁的太阳能,核能,风能等能源.
论点2
第二个就是环境污染了,
先看看由于化学环境污染导致的水俣病吧!
下面是中国令人窒息的雾漫天气.
下面是矿区的飞尘污染图片.
中国现在的生态环境,尤其是空气污染到达中国历史上最顶峰时期了,我们的环境未来的会变好吗? 未来一代会不会是因为环境污染导致无法生存呢? 我个人觉得是真的有可能的,如果我们的社会真的是安装现在的发展速度继续发展下去的话,是真的存在这种可能的. 我觉得我们的社会如果能够在这个方面能够采取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话,我们下一代的生活环境会变得更好,就拿英国伦敦来举例子. 下面这个图片是”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时期的图片 这个则是现在的图片 伦敦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就是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得伦敦的经济支柱不再是高污染的重工业. 我觉得如果我们现在就开始做产业结构的调整,中国的经济虽然可能短期受挫,但是环境会变得更好,而且调整产业结构也很符合中国现在的社会实际情况,中国现在需要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传统的重工业肯定是需要遭到淘汰的.
结论
所以,我认为未来人类的某些需求确实要依靠现在实行的的可持续发展政策来满足. 但是绝对不是所有的需求,未来人类的需求更多的还是要依靠我们的科学技术发展.
作者:图灵Don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456647/answer/36750670 来源:知乎 几种主要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现在还有页岩油气。看看统计数据,实际情况并不那么悲观,甚至有点乐观。1)煤炭 根据英国石油公司预计,世界煤炭总储量预计为8690亿吨(2011年末探明储量),其中无烟煤和烟煤储量为4048亿吨,次烟煤和褐煤储量为4562亿吨。按照2011年煤炭产量和煤炭储量比例分析,世界现已探明的煤炭储量可供开采112年。2)石油 全球已证实石油储量为1.8万亿桶。如果世界继续消耗石油并按现有速度开采,那么世界石油还够用40多年。3)天然气 2010年美国天然气消费量6834亿立方米,消费量占全球总量的21.7%,据此估算2010年全球天然气消费量为3.14万亿立方米。另一个数据,2013年世界天然气可采储量为187.3万亿立方米。这个可以用60年。几种能源都可转换为电力,拉通来说用七八十年没问题。4)页岩油 再一个值得关注的页岩油气。据美国《油气》公布的统计数字,全世界页岩油储量约11万亿~13万亿吨。现在全球每年消耗石油大约50亿吨,照这个用量,全球页岩油可以用200年。能源利用,哪里有那么多革命。1万年前的山顶洞人在北京的山洞里烧火取暖,现在冬天城里还有人用同样的技术烧火取暖;1000年前大多数人烧木柴做饭,现在全球还有几十亿人烧木柴做饭。因为这一点就悲观,我认为是没有必要的。
作者:jimmmmmmy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456647/answer/36738160 来源:知乎
随着技术的发展,会有越来越多的矿物被发现,或者由于矿产资源的减少,矿产资源的利用率势必会大大提高。在这我只说石油和天然气。大庆油田刚投入开发时,储量估算是40亿吨,但是现在已经开采出40亿吨了,现在的储量估算是80亿吨,也就是说采收率才达到50%。为年年都有人说石油危机,但是现在石油供应依然稳定,并且有越来越多的中小盆地开始投入勘探开发,深海的勘探开发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在南极,北极,还有苔原地带,还存在着大量的资源。
https://zh.wikipedia.org/wiki/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污染
中国空气污染日益严重的主因,是伴随着急速发展而来的一次能源消耗大幅上升,而且当中基本上都是燃煤的。就像其他东亚国家,中国是以出口带动经济发展的;而在注重提升工业生产力的情况下,减少污染物排放的生态保护和污染控制措拖基本上是没有的。 虽然某些城市的空气质量近年亦有改善,但据估计,每年因空气污染死亡的人数达35.8万人[4]。根据中国自行评估,在有纪录空气质量资料的338个城市中,三分之二被认为受污染,而其中的三分之二被评为中等或严重污染。在中国,跟空气污染有关的呼吸及心脏疾病是排在前列的致死原因。全国三成地方会下酸雨。中国政府的环境规管被认为落后美国20年,落后欧洲20到30年。而因为汽车使用增加,烟霞问题亦日益恶化。 2014年初中国环保部表示,在中国中部和东部地区省份出现灰霾,灰霾影响面积约为143万平方公里,重霾面积约为81万平方公里,20个城市发生了重度及以上污染,污染呈加重趋势[5]。
水体污染[编辑] 主条目:中国水污染 参见:淮河流域水环境与消化道肿瘤死亡图集 参见:2005年吉林化工厂爆炸 参见:2007年太湖蓝藻污染事件 环保部的《化学品环境风险防控十二五规划》指出,在发达国家很多已经淘汰或者限制使用的有毒有害化学品在中国仍然在大规模的生产和使用。全国几乎所有的河流都被认为或多或少受污染了。全国一半人口没有清洁的用水。90%的城市水体被严重污染。缺水也是一个问题:例如华北的缺水问题严重威胁到经济上的可持续发展,也令政府开始大规模从长江引水到华北城市,包括北京和天津。 发生于十一月十三日的2005年吉林化工厂爆炸导致大量硝基苯流入松花江。由于致癌物质过多,整个三百八十万人口的哈尔滨市从该月二十一日到二十六日停止供水,但官员其实是在二十三日才承认停水是因为水源被严重污染[6]。 2007年5月至6月,由于太湖沿岸严重的工农业和生活污染、生态系统结构恶化导致蓝藻暴发,江苏省无锡市近百万市民无法提取饮用水,经历着一场严重水危机。[7]2010年2月9日中国政府发表的第一次污染普查报告指出农药与杀虫剂是水污染的重要来源。[8][9] 水资源的相关事项由几个不同的政府部门负责:负责水污染的是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水资源本身是水利部的工作范围;下水道由建设部负责;而地下水是由国土资源部负责。[10]
References cited
John W. Day, Jr., Charles A. Hall, Alejandro Yáñez-Arancibia, David Pimentel, Carles Ibáñez Martí, William J. Mitsch; Ecology in Times of Scarcity, BioScience, Volume 59, Issue 4, 1 April 2009, Pages 321–331, https://doi.org/10.1525/bio.2009.59.4.10